稀土廣泛應用于冶金機械、石油化工、陶瓷玻璃、農業輕紡等傳統工業領域,同時,稀土在新材料中的應用,如稀土永磁體、貯氫合金材料、發光熒光材料、凈化催化劑等領域也有著非常廣闊的空間,被稱為“工業味精”。進入21世紀,各種新概念技術如智能家居、智能汽車、高溫超導、磁懸浮等相繼出現,科學技術的進步讓人們對未來生活充滿想象。同時,在能源消耗加速、國際競爭加劇、環境污染日益嚴峻和空間探索漸漸深入的背景之下,能源、環保、軍工等戰略發展也成為各國關注的主題。稀土材料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能和在高新技術如新型傳感器、污染物處理催化劑等中的廣泛運用,成為這些未來夢想能夠實現的基礎支撐,受到世界各國的熱捧。
但是近來,稀土市場價格卻不盡如人意,稀土產品成交價格持續走低。
稀土市場成交清淡
近一段時間,稀土市場一直呈現低迷的弱勢狀態,主要稀土產品成交價格繼續走低。稀土下游廠商訂單需求不多,觀望情緒濃厚,下游需求不足,導致稀土主流產品如鐠、釹、釓、鋱、鏑等價格持續下滑。
針對目前的市場行情,大部分廠家認為現在的行情臨近稀土行情的底部了,而市場目前也沒有利好的消息,從根本上說,稀土的供求關系并未發生較大轉變;下游企業受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需求訂單少,對原料的采購積極性不強。再加上國內稀土礦的進口,進一步加大了上游的供給量,市場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改善,使得稀土市場如陰雨連綿一般。
目前,氧化鐠釹的主流報價在33.5萬元/噸~34.5萬元/噸之間,較4月中旬時價格下滑了5000元/噸;氧化釹主流報價也在33.5萬元/噸~34.5萬元/噸之間,金屬釹價格在43.5萬元/噸~45.5萬元/噸之間,均下滑了5000元/噸;氧化鐠價格則較穩定,一直維持在44萬元/噸~45萬元/噸之間。鐠釹金屬報價在43.5萬元/噸~45.5萬元/噸之間,成交低迷。
根據瑞道金屬網了解,氧化鏑市場持續低迷,目前,氧化鏑的價格維持在117萬元/噸~118萬元/噸之間;而氧化釓報價也穩定在10.5萬元/噸~11.5萬元/噸之間,主流成交價格在10.5萬元左右;氧化鋱的主流價格在310萬元/噸~320萬元/噸之間。從后期的走勢預測看,因為市場并沒有轉好的可能,這幾類產品的價格可能進一步下調。
目前,上游生產廠家由于原料成本的原因,對稀土市場產品挺價意愿強烈,導致目前稀土市場價格呈現出成交清淡的特征,國內部分企業如北方稀土等大型生產企業已經開始暫停出貨,面對稀土市場持續下調的情況采取穩價的措施,這將對市場價格形成一定的支撐。因此,在明確的政策消息發布之前,稀土市場近期將以平穩偏弱為主,但價格下行空間不會很大。
近期的價格不斷下滑,主要是供過于求導致的。前期內蒙古地區已經在進行環保檢查,據業內人士稱,最近山東地區也開始進行稀土專項核查,包括環保,安全生產,以及核查企業稀土生產指標是否合理等問題,如果稀土核查能夠積極進行,后期將會減少上游企業的供貨量,稀土價格則會在持穩后開始上漲。
未來稀土需求前景廣闊
前瞻產業研究院日前發布的《2018-2023年中國稀土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》分析稱,從全球來看,新能源汽車、大功率風機、變頻壓縮機和節能電機等低碳工業發展前景較好,而這些行業對稀土最大的下游應用永磁材料(即釹鐵硼永磁材料)有較大的需求。預計2018年需求達到7.1萬噸,占比接近40%,同時增速較高,復合增長率約6.3%。此外,新興應用中主要用于電子工業的拋光粉受益于電子行業的增長,增速也較快,復合增長率為2.8%。在稀土較為成熟的應用領域,催化劑的需求最大。據前瞻數據庫預計,2018年,催化劑對稀土的需求為2.37萬噸,占比為13.3%,但增速較慢,復合增長率約1.3%。此外,玻璃、陶瓷等成熟應用保持較平穩增長。綜合來看,全球稀土需求預計復合增長率為4.1%。
永磁材料需求將在未來凸顯
雖然近幾個月稀土價格出現下滑,但并未影響永磁材料的市場供給。受益于新能源汽車、風力發電、變頻家電等新興產業的發展,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高速增長。經測算,預計未來我國稀土永磁需求增速約為15.2%。而在稀土永磁的需求推動下,預計未來幾年我國稀土需求將保持7.8%的增速,2017年至2020年稀土(折合氧化物)消費量預計將分別達到10.9萬噸、11.8萬噸、12.7萬噸、13.7萬噸。由于下游對稀土的消費量持續增長,受強大需求的拉動,庫存降低后的稀土價格也將有望震蕩向上。
其實,新興產業與稀土行業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。自2016年11月國務院《“十三五”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》發布以來,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,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全面回升,產業結構不斷優化,產業投資不斷升溫,產業創新不斷涌現,成為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力量。
在國家面臨制造業轉型升級、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大背景下,關鍵性材料將成為新階段的重中之重,產業有望迎來持續的突破。其中稀土磁性材料、航空航天裝備材料等成為“十三五”重點突破對象,產業化、國產化將得到提速。
近年,新材料產業的國家戰略地位也不斷提升,通過《中國制造2025》綱領文件、《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》指導文件以及各產業規劃和發展任務規劃,國家已構筑起新材料政策金字塔,給予新材料全產業鏈、全方位指導。其中先進基礎材料、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成為重點發展方向。
作為新材料之一的稀土,在未來我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發展中,幾乎每一個產業都要用到,都有所需求。而且這種需求往往是不可替代的。換言之,新興產業發展將為稀土行業插上騰飛的翅膀,因為增加有效供給將進一步啟動稀土的需求,確保稀土在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。
從產業來看,未來稀土行業將成為節能環保方面的支柱產業。稀土在尾氣凈化、廢物處理、清潔生產等領域都有重要應用。高端制造業上,稀土將提升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水平,做大做強智能制造設備,未來目標是促進制造業智能化、精密化、綠色化。高鐵將成為稀土發展新的應用領域。稀土永磁電機將提高效率、大大節省耗能;而稀土鎂、稀土鋁合金可用于高鐵車身、門窗等結構件。
從需求來看,新興領域對稀土材料需求穩步增長,其中釹鐵磁硼磁性材料是重點。新能源汽車到2020年有望給釹鐵硼帶來4500噸至7500噸增量空間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應當是未來的大趨勢,并將帶動稀土業一大批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。特別是對混合動力車、電動汽車、燃料電池汽車來說,小型化大功率的驅動電機是必須的,而現在這些電機又要大量使用稀土。
同時,受益于我國稀土永磁下游應用市場的快速發展,我國永磁材料需求十分旺盛。近年來,稀土永磁材料用于核磁共振成像儀、電機、音響、磁選機、電度表、磁化器、傳感器等器件上的應用有擴大之外,在高新技術、國防軍工、工農業和家用電器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很大的進步。而下游應用領域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我國稀土需求的不斷增長,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尤為明顯。
2017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79.4萬輛,同比增長53.6%;銷量77.7萬輛,同比增長53.3%;產銷量連續3年居世界首位。2010年~2017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94.4%。而在《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》等汽車產業規劃中,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到200萬輛。我國新能源汽車仍具有巨大增長空間。
整體來看,在新能源汽車、風電等稀土下游市場的不斷擴張帶動下,未來我國稀土需求將保持持續增長。(來源:中國有色金屬報)